周易的哲学思想 《周易》明象与现代语言哲学及诠释学
周易的哲学思想 《周易》明象与现代语言哲学及诠释学
CLC 编号:H0-05 证件识别码:A 货号:1000-9639 (2009)04-0001-14
“命相”是《易经》诠释学中的一个特殊概念,指的是对《易经》卦行的理解和领悟的复杂过程。 《西辞传》云:“变化者如象,如物者如象。” ① 又曰:“八卦排成一列,象在其中。” ②《易经》本质上是试图用形象符号系统来象征世间万物的经典。关于象的由来,《西辞传》解释说:“是老象。圣人有见识世间之大的本领,描述之,物适之,故称之。象。”3 既然“象”“构成易学的核心,不“清象(clear the image)”,就无法理解《易经》。
《易经》不仅是一本关于卦和药象的书,还包括用文字表达的卦和药词。子曰:“圣人立象以成其志,设卦以满虚,用系词成其言。”4 此句确立卦象、尧象、卦的顺序。话,和瑶话。 “象”构成了《周易》的核心,推动了数千年的诠释学传统。由于象在易学的诠释学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周易的哲学思想 《周易》明象与现代语言哲学及诠释学,许多研究人员试图阐明卦与卦的关系。这些研究必然涉及意义、表征和解释。通过考察象象与现代语言哲学的关系等重大问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如何解决语言哲学和解释学中的难题。
在理清“象”与“词”关系的种种尝试中,王弼的《命象》对于探索语言哲学和中国诠释学传统具有开创性意义。这篇论文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对《周易》研究的重要贡献,但它对中国语言学和文学思想的贡献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几乎没有任何中国理论和评论书籍专门提到这篇文章,更不用说中国传统文学思想的论文6了。后者虽然没有完全无视王弼的《茗香》,但也很少涉及。奇怪的是,即使偶尔进入选集,虽然不长,只有几百字,却并没有完全收录。这里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似乎与文章后半部分提出的辩论有关。一般学者对文章的前半部分没有争议,但对于后半部分,他们的观点分为“象术派”和“伊犁派”两个流派。在王弼之前,彝族学者强调“象”的重要性。在他之后,“忘象论”盛行,“以礼派”压倒“象术派”。但后者并没有消失,在宋清两代曾一度活跃。围绕“茗香”展开了一场大辩论。有的学者赞同王弼的敏锐洞察力,有的怀疑其正确性,也有的学者持中间立场,试图将对立的观点结合起来,做出妥协的解释。在这场关于王必之义观点的激烈争论中,涌现了大量的评论和著作。笔者试图仔细阅读王弼及相关学者的著作,并结合符号学、语言学、文学理论等现代研究方法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以评价这些思想家对中国语言哲学和诠释学的贡献。此外周易的哲学思想 《周易》明象与现代语言哲学及诠释学,作者还将探讨两种主要的解释范式是如何从易学茗香发展而来的,以及“象术”与“易理”之争对解释学跨文化理解的意义。
一个
“命相”是卦的解释,卦是思想与言语、思想与文字关系的产物。 《习辞传》引用孔子的话说:“一书不足,言语不足。” ⑦ 这句话据说是孔子的原话,淋漓尽致地指出了口语与文字、语言与意义的鸿沟,开始了“周易诠释学意义与表象的探索”。
孔英达(574-648)对这句话的评论说明了第一个“亮象”出现的必要性:
书上之所以记字,字烦又碎,还是初夏不同,有字无字,虽想记,却不能穷尽。他又说:意义深远,委屈,无法用言语来形容。那么圣人的意义是无形的?子曰:圣人立象以成其志,设卦以满虚,以交以成其言。 ⑧
孔应达认识到文字在表达口语和意义方面的不足,但他似乎认为《周易》的符号可以充分表达文字无法传达的意义,可以揭示万物的内在状态。世界。宋代郭勇(1103-1187)强调图像传达意义的重要性:
系词说:变化者如物。他又说:圣人立象以成其志,因易志不能尽,故有象成其志。意义无穷无尽,言语只是空话。 ⑨
现代学者商秉和同意上述观点,他说:
不能穷尽的意思周易的哲学思想,可以用卦来穷尽;那些无法用尽的语言可以通过图像来表达。因此,“立象以用义周易的哲学思想,设卦以尽虚”。 ⑩
他们似乎都在想:意思是模棱两可的;言语不足以表达意思;只有“图像”才能充分表达意义;语言,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都只能帮助表达意义。与语言表征相比,它们似乎更倾向于图像表征和指示表征的符号系统。王弼的“茗香”意味着诠释学传统的重心从图像表征转向语言表征。这种变化反过来又导致了两种解释范式之间的长期争论,即保守的以作者为导向的范式和激进的以读者为导向的范式。在此背景下,所谓“香树派”与“伊犁派”之争拉开帷幕。
两派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卦和卦辞的解释上周易的哲学思想,但其意义却远远超出了易学诠释学的范畴,而延伸到意义与符号、符号与语言、语言等一系列领域还有文学、创作和诠释等等。欧文教授正确地指出:“注释学的修辞鼓励从多个方向沿着线性关系阐明这些关系的精确术语。王弼在理解《周易》、一般语言理论、特别是诗歌领域的过程中的发现是意义重大。” (11)在我看来,王弼的文章可能是第一次系统地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和表征。我们必须结合意义、语言只有从表征和解释等多个角度分析这篇文章,我们能否充分理解他的观点,全面评价他对中国传统语言哲学和文学思想的贡献。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分析王弼的学术和著作,将讨论扩展到中国传统语言哲学和表现的一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