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论风水原理与原则:大地是个活的有机体
综论风水原理与原则:大地是个活的有机体
总体风水原理
风水学建立在几个基本的公设之上,就象几何学、物理学、政治学等是以几个公设为前提而成立一样。这几个公设包括:(1)地与地之间有好坏之分。某地比其他地方更适合营建城市、村落和房屋。
(2)好地出乎天然,但人工可以补其不足。只有按照风水原则详细勘查木地的地形地物,才能找到吉祥宝地。
(3)好地可以给人带来好运。风水宝地一旦据为己有,住在此地之人或后代就会因此得到吉气的荫护福佑。
(4)大地是一个活的有机体。
以上四个公设,可以视为总体风水原理。它们既然是公设,就是不可追问的,就象我们不能追问几何学中的平行公设、伦理学中的性善公设、政治学中的平等公设--样。公设是不证自明的。
大地是个活的有机体
为什么某些地方吉祥,而另外一些地方凶邪?尹弘基研究(何海燕译)认为,这是因为某地得生气。生气意昧什么?它与某地吉祥与否有什么关系?《弊书》说:“夫阴阳之气噫为风,升为云,斗为雷,降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生气是阴阳二气轮回周期中的一个环节,阴阳之气运行不息,不断变化成诸如风、云、雷、雨及生气等表象。《葬书》将生气的功能阐明为:“五气(五气即五行之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弗书》的这条原则为运行地下的生气滋养着万千生物,人类可通过将吉祥的环境在生气所聚止的地方或于此营宅居住来利用生气。但不管怎样,生气在地下并非无处不在,它只聚集在那些符合风水要求的地方。
关于子孙后代能得到其吉地的荫护这个问题,《葬书》说:“葬者乘生气....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人骨,以荫所生之法也。”因此,显然地下生气与生息于其间的人们的中介就是吉地。风水先生推论人生息于生气聚止之处时,能福佑后代。《葬书》以一种玄学的方式对此解释道:“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经日: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可见父母是子女的根本(根),好比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之树根或主干。如果父母或祖先的环境为生气所充溢,那么余枝(后代)就会得到生气的荫护。
上述说法却解释不了吉祥是以何种机制传递给子孙后代的这一问题。这种机制很难说得清楚。关于人怎样吸取生气也只有些神秘莫测的论断。《葬书》解释这种感应现象类似于铜矿山与灵钟或春天开花的树木与屋里发芽的栗子之间的感应关系,《葬书》的哲学基点之-为“生气由本而达枝”。因为风水书中没有有关生气运行机制的讨论内容。仅凭直觉的观察,仅凭信仰而非可描述的原则就毫不怀疑地接受了这种吉样可传递给后代的观点。
大地是一个活的有机体的公设,是讲山脉和水系的结构原理与植物的一致无二。植物有根、茎、枝、叶和花,山体也有这些可与之相比拟的组成都分。正如植物的所有组织结构都与果实的生长紧密相连那样,山脉和水系的所有组成部分也类似地构建了-个能产生风水宝地的山水系统。风水先生的任务就是去寻找山里的风水宝地。因此,一个优秀的风水先生在野外应该能分辨出山体的哪部分相当于植物的根、茎及花。
张龙得的《明堂论》说:“我们把山脉和水系的形状比作是一棵甜瓜藤。首先,让我们来说一-说山脉。山脉的主峰类似于甜瓜卷须的根。山脉的根(祖宗山),即从植物根上生发出来的主干就像是从侧面屏卫主峰的主要山脉;主干上的枝枝权杈好似一条山脉主峰周围大大小小的山峰;枝杈上繁茂的叶片又好比山峰间的盆地和小平原。”作者把某种地形当作是脉管中流动着生气的生物活体来看待。因此,对风水先生来说,山脉外形反映了山脉的性质,就像植物外貌反映植物性质--样不言而喻。